06/12/2012
香港「新移民」真的受歧視嗎?
最近本港報章刊登了一則消息,標題是「調查:1/4新移民稱受歧視,快樂得分較低,學者稱要正視。」
這項調查,來自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該學院獲馬會捐款2.5億元,自2008年起展開為期5年的全港住戶調查,而是次公布的隨機抽樣調查,是於2009年3月至去年3月以家訪形式進行,涉及8355戶2萬多人,發現6成受訪者在與家人和睦相處的評分達75分以上,社區凝聚力的平均數為16.8,與美國同類型的調查相若。另外,調查也抽樣訪問約1000名新來港人士,有1/4表示在港曾受到歧視,而他們在快樂、精神健康及家庭和睦的得分也較低。
有趣的是,調查報告說的是「新來港人士」,而報章標題則改稱為「新移民」,同一類人而有兩個標簽,似乎已顯出其「吊詭」。本來所謂「新移民」,是相對當地人而言,當地人有稱為原居民或原住民,例如美洲新大陸的印第安人是原居民,而白人則是美洲「新移民」。 香港人大部份的第一代,祖父和祖母上幾代不少也曾是新移民,都不是香港開埠時期的香港原居民。
「新移民」一詞,也是香港成為殖民地時代的產物,那時在深圳河對岸是「大陸人」,在香港殖民地居住的則是「香港人」。不過回歸後這種區分已無意義,因為不管是「大陸人」或「香港人」,同是「中國人」,因而有了「新來港人士」的新稱謂,但不少港人仍視他們為「異類」,報章顯然也順應市場要求,使用「新移民」這個帶有貶義的標簽。
一般來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不少因本身的謀生技能及適應能力不及本地人士,令他們停留在社會較低階層,需要社會保障的支援,被本地人士視為寄生蟲,招來歧視,這也是可以理解。但如今的新來港人士,也有些是投資移民,經濟情況並不差,且學歷程度高達大專以上的數不在少,而歧視情況依然存在,可見歧視與教育或收入並不存有直接關係,如有歧視也是屬於文化上的。
歧視也分兩種,一種是顯性的,例如受到襲擊或威脅等﹔另一種是隱性的,例如受到無禮對待或遭受不公平待遇。是次調查,居港少於10年的新來港人士,他們所投訴的歧視多是隱性歧視。其實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7百多萬人口近半數根本不在香港出生,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或其他華人社區,經過艱苦奮鬥才能立足香港,但對新來港人士也不應存有歧視。事實上回歸後中港兩地經濟正在不斷加速融合,今屆「十八大」後高層人事出現變動,新任政治常委張德江,據說會接替習近平出掌中央港澳協調小組組長,執掌港澳事務,他在02年至07年出任廣東省委書記期間,便曾倡議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
所謂「9+2」,指參與省份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其目的是增強泛珠區域的整體影響和競爭力,促進區域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可見今日的香港,背靠祖國,本地人士與新來港人士,都要學習相互的尊重和包容,才能延續香港的繁榮。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