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2018
香港炒賣「黃牛」門票歪風
香港近月「黃牛黨」猖獗。所謂「黃牛」,指違法仲介人的俗稱,他們在合法銷售途徑以外壟斷和銷售限量商品以圖利。「黃牛」一詞源於20世紀的上海租界,先有所謂「司法黃牛」(被廢除職業的狀師依靠以前與法院和官場的關係繼續地下經營,與租界政府的合法律師作業務競爭),如今泛指票販子聯群搶購門票,「有如黃牛群的騷動」,稱為「黃牛黨」。
最近歌手劉德華將於12月舉行演唱會,近日不少市民提早於9月4日公開發售門票前在各區售票處排隊購票,但有社團人士介入事件,向每名排隊人士要求「留位」,藉此從中取利,有排隊人士不從,遂發生斬人案。主辦單位有鑑於此,決定將20場演唱會共6萬張門票,於9月4日上午十時起只限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想不到這種安排剛開始,售票網站即時「癱瘓」,相信是網上購票者過多,造成故障。
最後德華演唱會門票依然在不足一天內已售罄,而市面炒風熾盛,不少網站於官方宣布售罄前開始出售大批門票,首場原價最便宜的380元門票,索價由1,900至逾6,700港元;最貴的980元門票已炒高至近4萬元的「瘋狂價」,較原價高逾39倍,令歌迷怨聲載道。
其實「黃牛」炒賣門票的歪風,非只是劉德華演唱會,較早時「黃子華棟篤笑」表演已是如此。「棟篤笑」舉行17場表演,門票早於公開發售的首數小時內全數售罄。據資料顯示,「棟篤笑」門票最貴為880元,但網上炒價攀升至1萬5千元,較原價高出18倍。
據《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第6條訂明,任何人若以高於原價炒賣門票,一經定罪可罰款2,000元。也許由於罰款太少,不足以阻嚇炒賣行為,加上銷售制度過時且漏洞頗多,難怪政府雖表示關注「黃牛黨」炒賣門票,「黃牛票」仍屢禁不絕。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在五個月前曾在立法會關注「黃牛門票」問題。特首林鄭月娥的回應是,康文署會檢討《公眾娛樂場所條例》是否能夠適用於政府場地,從而令黃牛黨活動變成刑事行為,同時也會考慮刑罰水平是否提高。她又主動提及,康文署正試驗訂立實名制,會視乎實名制的成效及表演方的意願,考慮是否長遠實施這個制度。
以微觀經濟學而言,黃牛黨的行為,不外是針對有高需求的限量門票,試圖壟斷,以便可操縱轉售門票價格以賺取豐厚利潤。一旦買票難度增加,或者門票供求失衡,場外黃牛票才能有價有市。所以除了以行政手法打擊外,外在條件的變化,例如當需求降低或供應增加,黃牛黨縱使壟斷也不見得能維持成本,更何況是圖利。因此黃牛黨賣票有時也會割價求售。
有學者建議港府長遠可考慮設立《公平交易法》(Fair Trading Act),在有關問題影響社會民生時適度介入,以妥善規範市場結構,以及監察交易運作,考慮消費者權益。早於1986年,美國便設立《公平交易法》,規管經營者必須確保交易得以公平進行,否則會面臨民事罰款、起訴等刑罰。例如百老匯劇院推出「虛擬門票」服務,觀眾必須出示購票的信用卡,並核對卡主為觀眾本人或親屬才可入場,加大炒賣難度。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