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019
原來我們本性都是一樣
搞不懂老媽是否真的愛入廚,煮了幾十年,可能純粹因為責任。老媽做的,都是家常菜,談不上精巧,選料、調味、煮法,從小吃到大,習慣了,便自自然然適應。
跟爸媽同住的日子,老媽做甚麼我便吃甚麼,沒希冀沒投訴,偏偏她有一個壞習慣,最是令人氣結。
每次一家人上館子,碰到一些大家叫好叫座、旋風式清碟的菜餚,她就會心思思,開始推敲廚師是怎樣做出來的。這時候,就是我們惡夢的開始。
隔天,我們的家常飯菜即會出現那道在館子吃過的菜餚,再隔兩天,又會出現,一星期後,再出現。那道菜,如影隨形,就此成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道具」。
這樣的輪迴大約維持個來月,當全家舉箸難下、光看著已飽了七成的時候,老媽便會收手。
當時我不明白,為何一個家庭主婦,硬要挑戰專業廚師?技術暫且不談,單單爐火用具已比了下去,算是做出來的菜式,形似貌似,惟味道、口感始終差一點點。
何必為了自己一刻好勝,破壞了那菜餚在大家味蕾上的美好記憶呢?
婚後,驚覺奶奶跟老媽原來是來自同一族群:熱衷挑戰自己廚藝、熱衷挑戰家人耐力。
奶奶較老媽年長二十歲,除了擁有更豐富的入廚經驗外,創意更是非同小可。
每次她出手仿傚的館子菜式,無論在選料、調味、煮法等任何一方面,總會加入自己的想法,作出修改。結果做出來的菜式,跟本來的,完全兩碼事。
奶奶的廚藝挑戰賽,為期較老媽的更長,慶幸我不是跟奶奶同住,偶爾淺嚐罷了,小姑可是久經戰陣,耐力驚人。
時日如飛,頓覺今是而昨非!
原來,我一直不理解她們的心態,是因為我尚未站到她們的位置!原來,我的本性,跟她們都是一樣!
這些年,但凡在外吃了甚麼特式小菜,我最愛回家「東施效顰」,並成功練就了「但求自己滿足懶理外子感受」的厚顏無恥自私境界。
《出走里斯本》介紹過一間海鮮小店,那道「橄欖油香蒜蝦仁」,油香蒜香,蝦仁鮮甜爽口彈牙,以香脆白麵包拌著香蒜橄欖油同吃,滋味無窮,一啖難忘。
回港後首要任務,就是擺陣挑戰里斯本「橄欖油香蒜蝦仁」。
材料:
蝦仁 12隻、蒜頭10瓣、橄欖油50毫升、海鹽及黑胡椒適量
做法:
1. 蝦仁去外殼,洗淨,隔乾水份。
2. 在蝦背輕輕割一小刀,灑上海鹽少許,置雪櫃約15分鐘。
3. 蒜頭切片備用。
4. 把50毫升橄欖油注入小鍋,以中火加熱。
5. 加入蒜片,半煎烤至呈金黃色。
6. 保持中火,加入蝦仁同煎烤至熟,拌入適量海鹽、黑胡椒即成。
那橄欖油乃好友從希臘帶回來給我的手信,精緻高質,一直捨不得用,今次正好大派用場。
為了令整個菜式形神俱似,我也特別準備了烤脆的白麵包,拌著擺盤。
味道如何?外子的回應相當避重就輕:「原材料絕對影響成品,葡萄牙的海鮮怎說也勝過本地!」評價如何,不是重點,個人私心已然達到。
雖說我的本性跟老媽、奶奶沒兩樣,放心,我份人最怕重覆,所以呢,挑戰一次便好,絕不會萬世輪迴。
「橄欖油香蒜蝦仁」本土大戰里斯本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