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22
短暑假加劇開學壓力 學童求助倍升 提早評估讀障言語治療個案急增
【晴報專訊】本周四迎來開學日,今年暑假特別短,學生面對的開學壓力不容忽視。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不少學校期末試後仍不斷補課,學童壓力大增,出現失眠、焦慮者眾,最近求診個案亦倍增。另有精神科專科醫生預料,開學後求診量勢多1、2成。
今年暑假縮短至2周,令學生更難放鬆,面對開學更易緊張焦慮。(資料圖片)
有臨床心理學家稱,多2成家長提早為子女評估,冀開學前「調適」讀寫障礙等問題。亦有言語治療師指求助潮提早至本月中開始,數量較過往多4、5成。
受第5波疫情停課影響,今年暑假縮短至2周。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不少學校在期末考前「未教完書」,為趕進度於試後持續補課,致學生未能放鬆。近期求診學童一半與學業壓力有直接關係,較去年多1倍,主要涉焦慮、失眠,有人更萌生輕生念頭,「高小至中三學生,面對升中及揀科尤其受壓。有個案是每晚花3、4小時才能入睡。」
期末仍補課趕進度疫下假期無法放鬆
香港情緒健康學會主席兼精神科專科醫生林美玲指,今年學生提早在3、4月放暑假,惟當時社交管制嚴,無法外出,「做不到正常暑假功能」。復課後,學生面臨排山倒海的溫習和補考,暑期作業亦未因假期短而減少,「小六升中一,及中五升中六學生,開學前2周更要回校補習,等於無放暑假。」
有醫生估計,開學後學生因壓力求診勢再增加。(資料圖片)
林指,暑假是兒童成長關鍵,除放鬆心情,外出運動亦促進發育,料開學後因壓力求診者勢升1至2成,「國際研究分析全球8萬學生數據,25%人有抑鬱,20%人有焦慮,較疫前高2倍;近年香港學童自殺增加,有類似迹象。」她補充,幼稚園及初小生因疫下戴口罩和上網課,溝通社交減少,言語遲緩、說話不清晰及內向者增加;高小至初中因無課堂紀律管束,亦多了童黨及欺凌問題。
邁步兒童發展中心總監朱嘉麗指,多了2成小學家長在暑假帶子女接受讀寫障礙、專注力及智力評估,冀在新學期前已有「調適」,「但有機會是疫情高峰時積壓的個案」。
暑假調整期縮短 升小一生較難適應
身兼言語治療師的香港選擇性緘默症協會會長鄭穎賢亦指,求助潮由8月底提早至8月中出現,多了4、5成家長求助,部分人讀國際學校,因開學早,「老師上堂見學生唔肯講嘢,才發現或是選擇性緘默症。」她指,縮短暑假對升小一學生最高危,除了適應新環境,亦要應付暑假功課,「暑假調整期」亦減至2、3周,未必有足夠時間「鋪陳上學心態」。
救世軍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言語治療師潘穎文指,暑假短的好處是SEN學生可持續上課「受訓」,壞處則是缺乏休息較難放鬆。近期亦多了家長提早查詢如何裝備升小語文技巧,「部分人擔心半日及全日課不斷切換,怕SEN子女難適應。」
教師家長同受壓
疫情反覆,師長同受壓。傅子健指,有教師怕出現第6波需再上網課,看到確診數字升,即感到焦慮,甚至失眠。他指,上網課教學效果較差,且難控制學生,但學校仍要求「追進度、追成績」,不乏教師情緒受困擾。
傅續指,家長怕子女返學易感染,易陷入焦慮困局。林美玲指教師和家長均要趕學習進度,情緒易繃緊,「尤其家長在疫下面對失業等壓力,焦慮亦增加,均會影響到子女情緒。」
下一頁:教局新學年起 每月收集學生接種數據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