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2022
公院視像診症兒童無份 家長急症室苦等 私醫相關服務求診最多增6成
【晴報專訊】疫情下視像診症成新興服務,多間私家診所指,在近月疫情高峰期,兒童求診急增2至6成;惟公院卻無提供兒童視像診症服務,有關注組織指基層家長需在急症室苦候7、8小時求診。有專家解釋兒童病況轉變快,染疫後無法用抗病毒藥,故相關服務在公院的優次才較低。
疫情期間多間公院急症室長期爆滿,不少病人需等候多時才可求醫。(資料圖片)
醫管局亦稱,考慮到18歲以下人士的臨床治療需要,指定診所會預留名額予幼稚園及小學生。
第5波疫情至今,已造成9名11歲以下兒童死亡,惟公院遙距診症不包括18歲以下兒童,他們一旦染疫便需「實體」求診。社協副主任施麗珊指,疫情高峰時,指定診所預約電話常「打唔通」,有基層家長與子女在急症室「等足7、8個鐘」始能求醫。
憂子女有嘶哮症 錄音予醫生聽
私家視像診症需求因而急增。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指,不少家庭由「大人先中招」,怕波及小孩,故循視像尋求醫療意見,「部分人擔心赴公院求醫時,子女會被隔開治療,無法陪伴在側。」他透露,尚至醫療視像會診量於8月下旬攀升,較之前多2成,「有家長怕子女有嘶哮症,會錄音給醫生聽呼吸聲;我們會診時會教家長為孩子數心跳和呼吸,及查看呼吸時肋骨間有無凹陷等,有懷疑便要送院。」
匯兒兒科指9月首星期,增加了3、4成人視像求診。(匯兒提供)
匯兒兒科醫務中心、匯兒心理健康及發展評估中心醫務總監陳欣永指,8月起視像診症趨升,9月首星期更多3、4成人求診,以幼稚園生佔最多,多屬咳嗽、發燒,最年幼僅1個月大,「家長不想BB入院,寧願每日視像監察。」另部分個案出現嘶哮症前期症狀,幸診所有送藥服務,病童服類固醇半日至1日已無礙。他指,不乏病童發病初期出現高燒,但神智清醒,家長為求安心,故以視像求診。
卓健醫療西醫醫務總監劉宇揚指,多數視像求診的兒童為12歲以下,8月求診量較7月增近6成;成人求診亦多25%,大部分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港怡醫院亦指,8月及9月視像診症個案中,兒童佔5%,大多是快測陽性或懷疑個案;整體視像診症需求增,9月首7日的個案已等同8月總數38%。
梁子超:兒童病情變化快 優次較低
對於公院沒有相應服務,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因兒童病情變化較快,且大部分抗病毒藥不適用,不像長者及免疫力低人士可通過視像診症加送藥服務盡快控制病情,故優次較低。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臨床名譽副教授關日華認同,向兒童提供視像診症可減輕急症室壓力,但需待局方視乎個別部門人手作安排。
醫管局表示,截至9月13日,8間指定診所已診症逾18.1萬人次,9成人在18歲以上;遙距診症則支援近3.2萬人次。局方強調,考慮到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臨床需要,指定診所已預留名額予幼稚園及小學生等較高風險病人,關愛預約專綫亦可協助預約,日後會按需要調整服務,包括使用者適用年齡。
下一頁:兒童疫苗通周五實施 安心最快今增「親子針卡」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