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2015
品格與居所不成正比
討論區內有網友發帖吐槽,聲稱自己並沒有得罪同事,但被同事知道他住公屋後,感到被歧視;此外,同事更炫耀自己居住的地方有私人會所、有乾淨的大堂,甚至認為連食水都比公屋的乾淨。
本來,單憑人家的居住地方來判定別人的階級,看不起別人已經是很狹隘的做法;更甚的是,有自稱過來人表示自己也曾被同事揶揄,勸該名網友應該趁好價放售公屋,轉買私人住宅。幸而該名網友尚算清醒,並沒有因為一時之氣而勉強購買私人樓宇,超出自己的負擔能力。
我們的公司自經營電訊業務年代開始,一直聘請很多大學畢業生和年輕人;以往,我會較留意家庭環境比較普通、或者住公屋的應徵者,因為我覺得他們或許會比同年齡的人更加成熟,會更加著緊這份工以及自己的前途。你住在甚麼地方,其實與你的人格和地位並無關係;相反,若因為自己的居住環境較好而看不起人,這才凸顯了個人的品格比別人差。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被欺凌 | 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分享年少經歷,長大如何走出無自信、隱藏自已的陰霾?►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