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2015
自動提示裝置
最近,看到不少關於香港零售業的報道,又留意到美國「數碼星期一」邁向全球化,吸引了中國網民隔空掃貨的報道。究竟香港的零售業和網購發展,應該向哪個方向走?
我沒有水晶球,也不是專家,沒有解答能力。但是,聽到一個關於未來零售業的預期發展,覺得頗有趣。我們在構思網購能為客戶帶來甚麼不一樣的服務時,亦想過定期提醒客戶購買必需品,例如米、食油、洗衣液或者是洗頭水護髮素等等,又或者讓客戶訂購未來半年甚至一年的必需品,然後定期送到客戶家中,毋須客戶操心訂購。
但那個未來的零售業概念是,透過家中的感測器,鞋子會自動提醒你需要換鞋。如果有一天科技進步到產品內本身安裝了感測器,由製造過程到出售以至使用過程,都由感測器記錄,對零售商以及管理大數據的企業可能是好事,但消費者又能否接受這樣的「監察」呢?
轉載自: 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