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2015
民心思變 多做實事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在投票人數和投票率均創新高的情況下,建制陣營丟了逾10個議席,而泛民陣營則增逾20個。從政者要認清民心所向,而港人更會希望所有區議員做好地區事務,真正為港人做實事。
今次區選可視為立法會前哨戰,亦可見到選民的意向已有改變。
自佔領運動之後,社會上「不平」的聲音和不穩的情緒浮現,要求急進的聲音也多了,區選前,更有人預期激進的政治勢力會抬頭,但今時大家會發現,大部分選民是看到區議會選舉的着眼點仍在於民生實務大於政治口號:激進泛民無人當選,全軍覆沒;較保守的民主派,即使是「大佬」亦未能勝出;建制派中,尤其民建聯這建制第一大黨,也失地太多,兩邊皆失意區選,顯示港選民在區選上會傾向中間派—理性務實,全心為地區事務。
何以見得?泛民陣營中,新民主同盟當選率最高,16人出選有15人獲勝,當選率高達93%,超越任何一個政黨!建制陣營中,新民黨與公民力量結盟後亦比上屆多4席進帳。兩大陣營中的所謂「中間派」不約而同都獲選民支持,正是港人求變,要求地區事務變得更好,能有人真正改善民生。
整體上,泛民比上屆議席增加了不少,對比之下,建制派就輸了一仗。以選戰策略得失而論,區選當日建制派的助選動作就非常礙眼,甚或是一大敗筆。有傳建制派某些助選團仍揚言「我搞掂,請晒佢哋(選民)飲茶。」難道他沒有看政府關於杜絕賄選的宣傳廣告?以上屬實還是政治抹黑,不得而知,但又未見當事人即時否認或鄭重澄清,難免影響選情。港選民普遍是求做實事而不是求飲茶;求民生而不是求民金。
此外,又傳有政協替建制派做助選,更以普通話拉票,這又是幫倒忙,港人選香港區議員,請問有哪一個區份會用普通話與街坊溝通的?
今時社會的主調是「人心思變」,所謂「人心思變」是要求現狀,包括人(當區現任區議員)、事(做事的方式、想法等)、物(社區設施)有所轉變,而區議會選舉正是要求一個更好生活環境的途徑,當目前呈膠着、停滯不前的狀態,就會促使選民憧憬區議員可帶來轉變。
筆者預期,基於環球及亞太區內經濟環境的變化,來年香港的經濟環境未許樂觀,當經濟環境較之前差,因切身利益關係,普遍市民就會躁動,真正「思變」;當政治環境隨本地經濟進一步轉壞,社會不安情緒趨升,香港就更舉步維艱。我們殷切期望所有區議員,無論建制或泛民,都能為港人辦實事,切實做好民生工程,以應對來年香港在政、經方面的挑戰,這才是港人之福。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