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2012
自由行開放8年 誰得誰失?
最近,多個事件,如內地「雙非」孕婦、內地人於東鐵吃東西所觸發的罵戰等等,紛紛爆發對內地自由行不滿。一位90後的中學生於其Facebook發表《自由行:八年盤點,八年得失》,隨即被網友瘋傳,紛紛以「有同感」、「講得真好」去回應。
這篇文章是講述作者在開放自由行8 年後,以半經驗半批判的角度,講出香港的窘局,例如對自由行旅客的觀感、間接衍生的社會問題等等,說明經濟的增長和我們的生活不成正比。以下一段是最多網友引用並表示贊同的:
「為了一班輸不起的投資者,我們犧牲了自己的安居夢;為了鈔票,我們捨棄了文化;為了虛無的幸福,我們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我們實際上沒有得到甚麼,卻失去了我們最可貴的。」
有網友認為是香港因為要賺錢,才會不斷地忍讓,而捨棄特色,讓香港被融合於內地。作者認為「融合,應是各取所長,不是跟大路攞個Mean。」,香港只要堅守自己的特色,才可以有優勢。
網友們慨嘆「自從香港不斷放寬自由行後,少了許多外地的遊客」。有人歸咎於內地客的質素問題,他們的行為「影衰」外地人對香港的觀感,並以高姿態去告訴香港人:「是內地人供養香港」,其態度使人嫌煩;Tony就呼籲大家不要一概而論,應針對文章所帶出的問題作出分析,不應讓事件演變成種族衝突。
整篇文章的語調灰暗,對社會發放一種無力感,Clarisse Lau同意,並認為自己「灰」了多年,眼見香港的轉變,不喜歡,但卻無法改變,只能做個無能的香港人。Michael Tang認為正正是這種對社會的無力感,而內地自由行是無力感的源頭之一,再加上一個短視的政府,才爆發今天中港兩地的種族衝突。
要解決對香港的無力感,也許網友們發出的「嚴正聲明」,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法:修改基本法,杜絕雙非孕婦、收回單程證審批權和發展多元產業,不要過分依賴自由行。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