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31/12/2024

卡特與中美建交的歷史性機會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高壽百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周日(29日)在老家佐治亞州小鎮普萊恩斯(Plains, Ga)的家中離世。由於40多年前他就離開華盛頓政壇,開始另一項終生從事的工作——社會公益活動,因此如今年輕人對他的印象大多是「慈祥的長者」、「熱心公益,幫窮人蓋房子的老人」,未必知道他從政期間對美國和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貢獻。

 

  美國人和外國人因各自的成長經歷、關注點不同,對卡特有不同的印象。雖然卡特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人設」,但總體來說都比較正面。對於美國總統來說,這是比較難得的。

 

卡特離開政壇後全身投入社會公益活動,積極推動幫基層市民蓋房子。(AP)

 

推動中美建交,落實頂層設計

 

  熟悉歷史的人都會記得,卡特在總統任期內推動美國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決定了其後幾十年國際關係的進程,對中美兩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可以說是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命運。有人認為,中美建交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因為事在人為。如果不是卡特的精心部署和親自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可能要多年後才實現,而何時能實現也沒人敢保證,因為歷史的發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有過三位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福特(Gerald Ford)和卡特,其中推動中美關係緩和的主要是尼克遜和卡特,因為福特是接任且任期很短。尼克遜1972年2月下旬對中國的「破冰之旅」,讓中美重新恢復接觸,當時雙方簽訂了《上海公報》,次年在對方首都建立了級別低於大使館的聯絡處,負責處理外交事務。其實,那時中美之間的接觸極為有限,只存在於官方的某些層面,兩國民間沒甚麼交往,這與中國當時極左保守的政治環境和缺少外匯的經濟狀況有直接關係。

 

卡特(左)派剛退休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伍德科克(右),到北京擔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AP)

 

  1977年1月20日卡特就任美國總統後,有意讓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加速,因為這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箝制蘇聯)。為了落實這個「頂層設計」,卡特決定派剛剛退休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伍德科克(Leonard Woodcock)到北京擔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與此前出任駐華聯絡處主任的外交官和政客不同,伍德科克是一位民權運動推動者和善於談判的工會領袖,他領導的工會為卡特贏得1976年總統選舉立下汗馬功勞,他本人也與卡特交往很深。卡特在2000年的一次講話中談到,他信任伍德科克的能力,在中美開始建交談判後,他本人直接與伍德科克保持聯繫,指導美方代表團在與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的多次談判中不斷取得進展,最終將各項共識寫在1978年底達成的《中美建交公報》中。而且,伍德科克還努力推動中美經貿合作,令美國從1979年開始批准中國享受貿易最惠國待遇(MFN),這對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建交時機難得,後人節外生枝

 

  卡特為發展中美關係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空前的,因為當時中美兩國意識形態對立近30年,反共反華在美國仍大有市場,而且親台勢力在華盛頓有很強的人脈關係,這都對中美建交構成障礙。美國與中國建交,就必須與台灣斷交,很多有利益關係的美國政客對此堅決反對。美國國務院內部也有不少「親台派」官員,連卡特政府的國務卿萬斯(Cyrus Vance)也暗中為中美建交製造困難。

 

卡特與鄧小平關係友好,令中美關係步向正常化。(AP)

 

  當時的國務院二把手、副國務卿克里斯托佛(Warren Christopher)在其回憶錄《一生中的機遇》(Chances of a Lifetime)中寫道,在與中國的談判中,萬斯要求「美國在台灣保留一個領事館」,他明知中方會拒絕美方的這一要求,但仍堅持提出來,實際上是想拆台。中國對於中美建交,提出了斷交、廢約、撤軍三原則(斷絕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廢除1954年美國與台灣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撤出所有美國在台軍事人員及軍事裝備)。

 

  克里斯托佛後來在克林頓政府出任國務卿,他在回憶錄中還提到,當年卡特派他在聖誕節當天前往台灣,代表美國政府正式告知台灣方面,美國將在幾天後與台灣斷交。克里斯托佛一行乘坐政府專機抵達台灣,當他步出機場坐上美國大使昂格爾的專車後,機場外憤怒的人群阻擋汽車前行,並打爛了車窗,用甘蔗棍襲擊他們。他和昂格爾都被碎玻璃刮傷,也不敢前往預訂下榻的酒店,擔心那裏會有另一波抗議者等著他們,於是臨時決定直接前往美國大使的官邸暫避。他這段經歷被媒體廣泛報道,現在讀起來仍有強烈的畫面感,可見當時的特殊政治環境。

 

 在卡特任內擔任副國務卿的克里斯托佛,被派赴台告知美國將斷交,結果專車在機場外遇襲。(AP)

 

  從建交談判的具體工作安排上,也可以看到卡特為此花費的心思。儘管駐外大使理論上要向國務卿匯報工作,然後由國務卿向總統匯報,但由於伍德科克這位前線談判代表可以與總統保持單線聯繫,萬斯等國務院的官僚最終未能干擾建交談判的大局。而當時美國國會內也有不少親台議員反對美國與台灣斷交,反對與北京全面關係正常化。事後回過頭來看,若沒有卡特的親自推動,真有可能錯過中美建交的歷史時機,因為後來執政的列根(Ronald Reagan)總統反共意識較強,其政府比較親台,要讓他們接受中方提出的建交三原則,恐怕會十分困難。

 

伺機精準射門,機會很難再來

 

  回顧這段歷史,民主黨的卡特抓住歷史性機會,促成了中美兩國在1979年1月1日建交(伍德科克成為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大使)。令人遺憾的是,共和黨的列根1981年上台後,立即改變了美國政府的立場,增加對台售武,在行動上違背了《中美建交公報》的承諾。這自然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雙方後來再次談判,並在1982年8月17日簽署了有關對台售武問題的中美第三份聯合公報《八一七公報》,但此後的歷屆美國政府均未認真履行「逐步減少對台出售武器,並經過一段時間達致最後的解決」的承諾。直到今天,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中最核心的問題,而美國對台售武的不斷加碼,更是助長台獨勢力、破壞台海穩定的主要原因。

 

卡特的下任列根上台後,立即增加對台售武,惹來中國強烈不滿。(AP)

 

  面對當前中美關係的低迷狀態,對比當年中美兩國領導人作出的英明決策,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卡特在改變歷史進程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從中美建交後中國的發展來看,可以這樣說,如果當年沒有卡特親自掌舵,美國與中國的建交談判很有可能遇阻,中美建交時間就可能被推遲,也就不會有中美之間幾十年不斷發展的雙邊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若是那樣,就更不會有21世紀每年十幾萬中國學子留美的景象,也不會有大批掌握最新科技知識的華裔學者從美國回到中國,或促進經濟建設改善民生,或在中國的大學(包括港澳地區的大學)任教,向無數學生和整個社會傳播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和體現當代文明的各種進步理念。

 

  可見,執政者的任何作為或不作為,都可能對國家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而認清時代大勢、把握歷史機會,又是何等重要。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