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12:26:32
鑽的五周年(十): 休娛升「呢」實現持續跨代共融
梁淑儀
梁淑儀
梁淑儀現為「鑽的」行政總裁、香港社會創投基金行政總監。曾於有線電視擔任社區記者,於零九年離職前為首席記者。興趣是報道社區故事,喜歡接觸弱勢社群。
成立「鑽的」的主要原因是她的母親由零七年中開始,因腦癌變成永久傷殘人士,需以輪椅代步。她發現市場上缺乏合法、安全、方便,專為輪椅使用者而設的點到點接載服務。
她分別榮獲「青年社創業者大賞2011」,「資本傑出領袖2011」及「卡地亞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奬」2013亞太區入圍奬。「鑽的」被評選為英國社會企業奬2012之「高度推薦年度國際社會企業」及2013「我最喜愛的五大社企」第五位。
去年「鑽的休娛」的構思成功落實,把鑽的的發展轉型,更深度推廣無障礙交通相關的休閒娛樂生活。靈感很簡單,因為媽媽生前就算坐輪椅,我們家人也會載她四出遊玩,令她保持對社會的接觸,我認為這才是閃亮的無障礙生活,而應用在鑽的上,更可以同時刺激夜間的接載生意,希望解決日夜預約需求不均的結構性問題,長遠對增加車隊後帶來的營運壓力才會減少。
去年我們每個月一次免費接載安老院內較清貧和較少出外的長者參加休娛活動,有了這成績表,今年我們得到策略夥伴及贊助:利希慎基金全力支持,把「鑽的休娛」升「呢」至「鑽的休娛2.0」,今年開始增加至每星期一次休娛活動,為期達三年的計劃目標是:
1.培養快樂安老的文化
2.動員年青人參與策劃為坐輪椅長者而設的休娛活動
3.改變傳統安老照顧的刻板模式
生意一下子擴大了四倍,我這個愈來愈忙的CEO也不能再親自組織和帶領定期的休娛活動了。幸好鑽的以往透過組織不同的無障礙活動,招募了些忠實的年青義工,我邀請這班年青人加入成為「鑽的休娛主任」,負責「鑽的休娛2.0」的工作,而且他們不再是義工,是有津貼的,絕對是一份既好玩又有意義的兼職。
林凱華(左二)、杜嘉慧(左三) 及方詩雅(中)三位新鮮加入的鑽的休娛主任,分別修讀老年學、市場學及旅遊學,很適合組織和帶領為長者而設的休娛活動。
利希慎基金的贊助除了支付休娛活動的開支,還會有做宣傳推廣的部分,因為我這位前記者,深明若不把鑽的休娛的成效更廣泛和深入地走入群眾,便減低了這構思改變社會的力度。所以,今年我們會為這些休娛活動拍短片,明年會再利用這短片舉行更多宣傳活動,游說更多商界和公眾支持,目標是明年可以由今年的每星期玩一次,擴大至每個月六次,後年則再增加至每個月八次,令愈來愈多長者和照顧者受惠,改變坐輪椅長者較少外出休閒娛樂的照顧模式。
「鑽的休娛2.0」已經在四月開始,第一次出動帶了四位坐輪椅的長者和四位家屬到位於全港最高建築物環球貿易廣場頂樓的天際100,俯瞰世界聞名的香港夜景,長者們也看得入神。
我們跟全港最大的私營院舍組織「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合作,讓旗下四百多個會員機構揀選最需要休娛活動的長者參加,另外亦有伸手助人協會及榕光社等慈善團體也是受惠機構,我們目標是三年內讓超過八百位長者參與「鑽的休娛2.0」活動。雖然是一次性,但我們深信只要持續地發生,整個安老服務業界也會有轉變,好像有社工誤以為位於中環的摩天輪不能讓輪椅遊客進入,但參與我們的活動後便會眼界大開,或許日後他們自行也會為長者組織到摩天輪玩呢﹗
鑽的踏入五周年,我們已發展了無障礙交通以外的業務,鞏固原來的基礎,也擴大未來的客戶群。當有競爭者出現的這一年,我們無障礙使命先行的形象反而更加突出,的士只是我們改變社會的載體,創意無極限、好戲永遠在後頭。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