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0 16:14:38
全民參與綠色革命(林雪瑩)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
仁人學社於2012年由謝家駒博士和容蔡美碧女士創立,旨在引領創新、具發展潛力的教育和培訓計劃,以促進社會創業和社會創新精神的發展。我們的願景是,推動世界社會創業精神,透過教育和培訓計劃把社會創新的理念推廣至大學、普羅大眾、主流企業、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社會創業者,希望能「激發每一個人成為社會創革者;促成每一家企業成為社會企業」。
綠色運動在中國近年開始備受關注,最近一齣調查中國空氣污染的紀錄片更贏得社會各界極大的迴響。各大媒體充斥著一堆堆有關中國污染的信息,問題的迫切已是刻不容缓; 大眾也意識到環境污染爲國家帶來的禍害和影響之深遠。 作爲一位普通的消費者,我們可以如何參與綠色運動呢?
馬軍,一位前報刊記者,選擇了把資訊公開,讓大眾去選擇。
2006年,他被《時代週刊》列入100 位影響世界的人物。
2008年,他被英國《衛報》選爲「可以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一。
2012年,他獲得有綠色諾貝爾見稱的「戈德曼環保獎」 榮譽。
世界工廠的代價
馬軍是北京人,從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系畢業後,在1993年出任香港南華早報研究員,專責調查報導。因工作關係,他遊歷中國大地,親眼目賭了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伴隨而來的嚴重污染和對國民健康的傷害,讓他非常痛心。他發現現代化的中國,跟他記憶裏的中國落差很大-森林、湖泊、山川,通通都消失了,換來的是過度開墾的土地和被染色的水源。國家沒有處理污染問題的動力,大家只是想盡辦法去掠奪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去發展經濟,完全沒有去考慮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傷害。天災頻頻,更讓馬軍感受到人類違反大自然的惡性後果。當他看到人民被無良的企業剝削,他的無助感敲醒了他-他問自己究竟能做些甚麼去改變這個問題呢?
那時他有一份穩定而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但完全沒有想過自己能在環保議題上面做些什麼。畢竟傳媒的工作只是去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並不是他擅長的。
基於興趣,31歲的馬軍於1999年出版了《中國水危機》一書,引來極大迴響。這本書集結了他於10年來對中國水源問題的研究。出版後,很多人主動找他研究環保的議題。
之後他辭退媒體的工作,加盟一間外資環境諮詢公司,爲在華投資的跨國公司提供投資設廠的環境評估,包括技術性的檢測、資料搜集、政策法令的評估等。自此馬軍全心投入環境保護的課題。
有一次,他到一間跨國公司的供應商工廠作檢測,被工廠的營運環境震驚了。他看到工人在一個充滿各種有毒氣體的密封環境裏面工作,而且由於太熱,他們沒有適當地帶上口罩,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疾病。他把這些問題反映了,以跨國公司的訂單作爲籌碼,迫使這家供應商按照建議去改善工作環境。
這件事讓他意識到供應鏈管理也能應用到環保課題上面,帶來巨大的影響。企業不一定只是污染環境的兇手,也能對保護環境起正面作用 。
首創環境污染資料庫
2004年,馬軍到耶魯大學深造一年,鑽研環保問題。他比較中國和歐美之間在環境管理方面的差異,發現雙方最大不同的是,「公眾參與 」 和 「信息公開 」 兩方面。在中國,公眾因爲沒有知情權,因此也沒有參與的動力。
於是他於2006年回國,創立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IPE),立志在環境管理之中推動「公眾參與 」 和 「信息公開 」 。他認爲知情權是最首要的條件,社會必需先知道污染的真相,才有辦法參與其中。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好散落各處有關企業污染違規的數據,建立一個完整的資料庫。
創辦初期,他跟另外兩位創辦隊員一天到晚沒完沒了的在copy and paste,同事也一度感到迷網,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他們的質疑和抱怨,並沒有讓馬軍泄氣,因爲他很清楚知道,在沒有權力和財力的背景下,暴露企業的污染行爲的數據,是他僅有的武器;讓人們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參與改變環境治理的機制。
他建立了水污染地圖和企業環境監管記錄資料庫,記錄了中國各大企業的排放污染物的數據- 水、大氣、固體的環境負荷。公眾可以透過數據平台搜查全國不同地區的超標排放的企業的信息。有大型企業因爲看到這些數據,得知自己在內地的生產工場違規排放污染物,決定取消該廠的年度獎金作爲處罰。這件事振奮了IPE團隊上下,確定了他們要走的方向。
建立綠色生態鏈
作爲一所資源很有限的非牟利機構,他們也需要跟其他機構競爭,因此必需有清晰的定位,再以商業技巧來持續發展。首先,他認清機構的首要任務是「訊息公開 」 。他認爲機構先要把 「 信息公開 」 做到極至,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再專業地展示給公眾。這樣贏得各界的認同和信任之後,再透過跟其他機構合作,以達到更廣泛的目的。
爲了維護環保審核過程的公平公正,馬軍堅決拒絕IPE擔任審核,而是外包到專業機構,而且承擔所有費用,完全斷絕跟企業有任何利益輸送的機會。爲了展示公正,他甚至設計了一套權力制衡的制度,主動去制衡IPE的權力,讓一個網絡聯盟去共同決定被舉報的企業刪除污染紀錄的資格。
要做到公眾參與並不簡單,馬軍的目標是從知情權開始,讓公眾一步一步參與保護環境的運動。先建立一個有說服力的平台,再慢慢教育公眾去參與和傳播信息 ,最後利用購買權來作出選擇。
今天,IPE的數據庫不只水污染,還擴展到空氣污染,固體廢棄物、重金屬、危險廢棄物污染地圖;用家包括媒體、學術研究機構、NGO、研究人員等。未來,他還希望信息共開能影響投資者與銀行貸款的決定。
在封建的發展中國家,要繞過強權和體制,揭發真相,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馬軍對環保的堅持,成功地建立了一個互動的生態鏈- 不論企業、供應商、顧客、投資者,都可以在公開的資訊下,以不同的角色去盡保護環境的責任,作出綠色的選擇。
作者為仁人學社內部創業者
katherine.sy.lam@gmail.com
原文刊於信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