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14

開場白 從羅浮宮談起

  • 白水

    白水

    白水(1948-)廣東南海人,澳門出生,香港長大。羅富國教育學院畢業後到中大崇基學院讀哲學,1977年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習,修讀新聞從業員課程、翻譯、哲學(美學)。一直停居巴黎。名片上自我介紹:西洋文化史,博物館講解員。 

    Art Walk@Paris

  我在羅浮宮行走35年,主要是帶香港、台灣、國內,甚至海外華語旅客參觀羅浮宮。走入這一行完全是偶然,但愈做愈感興趣,羅浮宮開啟我對文化歷史藝術等領域的探索。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改變導賞的方法及方向,漸漸得到行內人士的肯定,工作頗多。就算現在退休的日子,仍有不少人要求我去做陪同參觀。在空閒的日子,我會去羅浮或其它博物館消磨大半天,總之,那是百遊不厭的地方。

 

  在這塊篇幅,我準備將一些畫、雕塑、手飾工藝等錄下一些筆記,跟有興趣的朋友分享。找尋的不一定限於羅浮宮、其它博物館珍藏也會涉及。開始時主要針對在羅浮宮的東西。

 

 

  到過巴黎的過客,若从協和廣場向聖母院方向走,在塞納河右岸,一定會見到一座連在一起長達兩個巴士站距離的建築,那就是十七、十八世紀建造的羅浮宮,東端方形建築是最老的部分,是我們的明朝年間,十六世紀中期由亨利二世所建造;他將原來的十二世紀古堡拆掉,護堡河被填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重新找回那護堡河現成為入館參觀者從敘利入口處的慣用通道。進入羅浮有三個入口處可選擇,其實任何一個都可以行得通,裏面是互通的。羅浮宮印備免費介紹圖,有中文版,參觀者可以按圖慢慢找、慢慢走、慢慢欣賞。門券一天之內有效,我們可以早上參觀一段,午餐後再入館繼續參觀。一般旅行團參觀時間太促,只得兩小時左右。

 

  羅浮宮的藏品接近40萬件,展出的大概是總數的十分一。藏品的來源開始時王室的原收藏,主要是來自法蘭西一世(1515-1547左右)及與康熙同期的路易十四(1643-1715左右),畫為主。其它藏品來自革命後拿破崙在戰役中的戰利品。1793年成為博物館。最初不是稱為羅浮宮,先後命名為中央藝術博物館及拿破崙博物館,開館的展品不足500件。如果有一天,羅浮宮內的東西要物歸原主,那恐怕剩下來的展品會少得令人難過。

 

  回想過去的工作日子,印象最深刻的是1981年改建羅浮宮的爭論。1981年社會黨的米特朗當選,他獨斷地決定大改羅浮宮。最大爭議點是美藉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200噸重、高達21米,用幼細鋼條鑲嵌起673塊透光非常好的厚重玻璃,蓋著下面的地下廣場就是接待部、售票處等功能性設施。1989年啟用後不久就發覺地方不夠用。我們可以經常見到那些說不上有禮貌的護衛員拼命趕、推站在金字塔下邊的人群,目的是為疏通人流。過去幾年,參觀人數每年都超900萬。羅浮廁所不足,特別是女廁,這是長時期未能解決的問題。

 

  爭論最燥是在1985年,一直爭到89年3月30日開幕日才停頓下來。法國人好分黨派爭,但在這爭論上,大家都只憑自己的美學去互相罵戰。當時的市長,後來當過兩任總統的希拉克,算是右翼領袖,但極之贊成左翼領袖而成為總統的米特朗的選擇;文化部許多官員是左翼的,反而多多聲氣。終於,貝聿銘的金字塔成為我們到羅浮參觀見到的第一件藝術品。2001年退休,在羅浮宮工作一輩子的前館長Pierre Rosenberg也表示非常擔心金字塔的後果;但在他退休後,發表文章,承認他當時看錯了。現在貝聿銘的金字塔已成為羅浮宮的嘜頭,許多其他地方向它倣製,但羅浮的仍是最美的一個。特別是在晚上,配合優美的橙燈光,若加上一點點微雨,那更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被欺凌 | 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分享年少經歷,長大如何走出無自信、隱藏自已的陰霾?► 即睇

我要回應18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發表於 2014-2-7 10:40 AM
  • 多謝關注我們的新專欄《Art Walk@Louvre》,欄目以藝術品賞析,見聞趣事為主,屬於消閒類內容,讀者們亦可於每頁右手邊的《藝術廊》內快速找到,逢週四更新。謝謝
    發表於 2014-2-7 10:40 AM
  • 多謝關注我們的新專欄《Art Walk@Louvre》,欄目以藝術品賞析,見聞趣事為主,屬於消閒類內容,讀者們亦可於每頁右手邊的《藝術廊》內快速找到,逢週四更新。謝謝

Comment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白水(作者)發表於 2014-2-25 01:09 AM
  • #19
  • 回覆 #18 木棉花开


    木棉花开,
    谢谢你的鼓励。罗浮宮離我住的地方不遠,地鉄直缐二十分鍾車程,是我最多去的工作及自修的地方。館中典藏真是非常丰富,連它的附屬书店的书见到就想買,有种难言的擁有慾。由于我们工作人员可免费及不用排隊,故我有空就躱在馆內,特别是冬天。白水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木棉花开發表於 2014-2-24 06:45 AM
  • #18
  • 看白水先生專欄,是很棒的複習呢。儘管有些內容從前有些瞭解,但是您古往今來就好像親身歷一般,娓娓道來,尤其是八十年代對入口設計的爭論,您仿佛就參與其中。足見功力。好像盧浮宮就是你第二個家。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白水(作者)發表於 2014-2-9 01:55 AM
  • #16
  • 对各位的囘應及意見,我都细读了,记憶着。非常感谢你们。我会努力继续寫,你们也要继续提意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4-2-8 10:30 AM
  • #15
  • 去過羅浮不知多少次,每次都有新的發現。貝聿銘的改建更附予它新的生命力,期待筆者的文字導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yw發表於 2014-2-7 02:34 PM
  • #11
  • 看完作者文章後 感覺好像走了法國一圈 從歷史認識更多羅浮宮裡的藝術品 每件都是珍品 期望有一天能親身來到這裡欣賞這些藝術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ing85發表於 2014-2-7 01:56 PM
  • #10
  • 我打算6月就去歐洲,其中一個地點就是法國的羅浮宮,之前亦宥睇過資料,以前是皇室的收藏館,其後才開放,因此特別華麗,很期待歐洲之旅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經濟通版主發表於 2014-2-7 10:40 AM
  • #9
  • 回覆 #8 nile


    多謝關注我們的新專欄《Art Walk@Louvre》,欄目以藝術品賞析,見聞趣事為主,屬於消閒類內容,讀者們亦可於每頁右手邊的《藝術廊》內快速找到,逢週四更新。謝謝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nile發表於 2014-2-7 10:00 AM
  • #8
  • Good to know that this new column is having a theme: Art Walk@Louvre but has it been put in the wrong
    category: Leisure/Shopping?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發表於 2014-2-6 10:23 PM
  • #7
  • 跟旅行團去過,只能走馬看花,再去便一係stay在巴黎,或是索性自由行才能從容欣賞。

  • 引用 #2 yammiedwin 發表於 2014-2-6 05:12 PM

    筆者住在巴黎真好,每天都可以去羅浮宮欣賞藝術品,有朝一日儲足彈藥我一定會去一次巴黎,希望到時能遇到你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亞扁媽媽發表於 2014-2-6 10:14 PM
  • #6
  • 非常期待下一篇!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小櫻BB發表於 2014-2-6 09:16 PM
  • #5
  • 羨慕筆者可以遊走羅浮宮咁多年,雖然我從未踏足過羅浮宮,亦都唔知
    道自己係有生之年會唔會有機會踏足。但係見到筆者對羅浮宮嘅介紹,我
    好有興趣繼續從筆者嘅文章去了解羅浮宮^^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ATIE發表於 2014-2-6 07:41 PM
  • #4
  • 首先好開心有個TOPIC講關於博物館,而巴黎羅浮宮又是我最欣賞及曾經去過的藝術博物館,館內的藝術品簡直包羅萬有件件珍藏,看到目不暇給。
    館裏當然最深刻的世界名畫有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驚世名畫《蒙羅麗莎》(Mona Lisa)令全球無數人着迷,遊客們更各自攞位拍照。而參觀到大衛雕像時,使我聯想起米開朗基羅這位偉大的雕塑家,他的鬼斧神工實在使大家佩服之至。
    所以感謝生活副刊增添了這篇幅,能夠不須行萬里路,也能了解世界各地得博物館。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jutice發表於 2014-2-6 05:24 PM
  • #3
  • 照片是對稱式,金字塔成為焦點,兩旁伴有歐洲典雅宮廷,是傳統與現代的匯合。宮廷設計在歐洲比比皆是,但貝聿銘為羅浮宮注入新生命,成為法國地標之一。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ammiedwin發表於 2014-2-6 05:12 PM
  • #2
  • 筆者住在巴黎真好,每天都可以去羅浮宮欣賞藝術品,有朝一日儲足彈藥我一定會去一次巴黎,希望到時能遇到你給我導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The Craft of Tim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