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6/09/2019

【監控世界】2020年全面實施企業版「社會信用體系」,將顛覆營商遊戲規則?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方展策

    方展策

    少年時,曾研習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學無所成,僥倖畢業。成年後,誤打誤撞進入傳媒圈子,先後在印刷、電子、網絡媒體打滾,略有小成。中年後,修畢資訊科技碩士,眼界漸擴,決意投身初創企業,窺探不同科技領域。近年,積極鑽研數據分析與數碼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開發項目;有時還會抽空執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學,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終身學習。

    智城物語

  反烏托邦經典小說《1984》描述的未來世界,政府監控無處不在,通過「Telescreen電幕」(一款雙向電視)在不同場合監視民眾,查看有否違規舉動。這樣的虛構小說中的情節現已在中國逐步上演。在智慧城市監控系統的配合下,「社會信用體系」將於2020年在中國全面實施。原來,這套體系的監控名單不但包羅全國人民,甚至乎境內的中外企業也在羅網之內。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認為,此制度足以決定「企業生死」,更有可能成為中國在貿易戰上的最新武器。

 

  其實,信用評分制度絕非中國首創,歐美國家也有類似的評分機制,只是歐美的信用評級機構多屬私人公司,主要就金融事務進行評分,迥異於中國由政府直接管理,監察經濟和民生各層面的社會信用體系。例如德國的Schufa(德國綜合金融安全資訊與權益保護中心),以及美國的三大信用評分機構Equifax、Experian、TransUnion,均是由金融業者和其他相關企業合組而成。

 

中國政府已在十多個城市試行社會信用體系,包括杭州市、南京市、廈門市、成都市、蘇州市、宿遷市、惠州市、溫州市、威海市、濰坊市、義烏市、榮成市。(圖片來源:信用中國網站)

 

  這些民間評級機構的信用分數資料又從何而來呢?以德國Schufa中心為例,便會向所屬會員機構收集資料,當中包括:銀行業者、信用卡公司、財務公司、電訊公司、能源供應商等。之後Schufa再根據這些資料,與政府建立資訊互聯,以取得債務人或破產公告的資訊,從而製作出個人信用報告。

 

德國民間評級機構Schufa的總部坐落於威斯巴登,擁有9.43億個人信用數據,每年處理逾1.65億次信用查詢。(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歐美國家對個人信用調查抱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嚴格規限這些調查的應用範圍,並且要求必須徵得當事人的同意。譬如說,當消費者申請信用卡或樓宇按揭時,需要做信用調查,又或者求職者應徵時,需要做背景調查,有關方面才可向信用評分機構索取個人信用報告。有些國家更會明文禁止信用調查應用於特定事務(例如租屋),以免構成歧視。

 

Equifax是美國三大信用評分機構中歷史最悠久的組織,保存全球逾8億名消費者和逾8,800萬家企業的信用資料。(圖片來源:翻攝自Equifax官網)

 

  中國的信用資料來源比歐美國家更為多元化,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中央銀行以下各銀行、以及民間徵信機構;加上中國電子支付非常普及,國民消費行為已悉數記錄在案,即使信用評分機制的實施時間遠較歐美為短,惟資料全面性卻可能還在歐美之上。

 

  另外,因為中國的企業經營備案制度較為完備,數據也比較充分,故此企業版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進度,比個人版還要快得多。目前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其中能夠整合多個政府部門數據庫的「網絡+」監管系統將於今年9月內進行測試。

 

  企業版社會信用體系的監察範圍實是非常廣闊,針對300個不同領域進行數據採集,包括:稅收、關務、環保、品質、工業安全、商業內容匯報、電子商貿和資訊安全等。然後,根據中國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指標(如稅收規則、海關要求、環保標準等),運用人工智能演算法對企業作出評分。日後,評分較高的企業就可享有市場營運許可、環保審查等政策優惠;評分較低的企業則會受到懲罰,如剝奪購買土地、獲得貸款、以及採購投標的資格。

 

  市調機構Sinolytics執行長孔弼永(Björn Conrad)認為,儘管這套體系採用高度自動化方式運作,有助減少監管的隨意性,惟在實際操作中,無法保證不會被「有心人」用來針對某些公司,尤其是外資企業。中美貿易戰期間,部分美國企業便曾被藉故罰款。譬如今年6月,中國政府以「縱向壟斷」為由,重罰福特在中國的合資企業1.628億人民幣(約1.78億港元)。同時,信用體系中也包含可讓政府對企業施加更大政治影響的評分指標,譬如中國媒體對該企業的報道。

 

  事實上,社會信用體系的評分指標全憑中國政府定奪,換言之,企業只有做出中國當局認為「值得信賴的市場行為」,始可獲取較高分數。根據Sinolytics的評估,目前沒有一家中資或外資企業可在所有指標中取得良好評級。中國歐盟商會呼籲,在中國的歐洲企業應仔細了解自家公司在信用體系中的評分如何,並尋求與中國政府直接溝通,釐清體系中要求表述不明確之處,避免遭受懲罰,甚或被列入黑名單。

 

社會信用體系官網「信用中國」會定期發布黑名單企業資料,例如圖中的「2018 年新增失信黑名單企業數量地區分布」。(圖片來源:信用中國網站)

 

  正如前文所述,中國所建立的社會信用體系在歐美國家都不是甚麼新鮮事。就算是香港,亦有環聯做類似的事情。可是,中國政府把信用評分跟經濟無關的政治因素掛勾,卻屬「別樹一幟」之舉。以後企業在中國作任何商業決策時,不能再單純考慮舉措是否符合法規、投資回報是否吸引,而是要思考是否能獲取較高的信用評分。在如此詭異的營商環境下,中外企業往後發展將會有甚麼變化,絕對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皇馬巴塞傳奇表演賽爆簽名會風波,26人買涉$20萬套票僅見部份球星15分鐘,你認為事件哪方須負較大責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