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13
認識iBond 認識債券
債券一向不是我們小投資者「那杯茶」。不過,這次iBond掀起的熱潮,我倒覺得,正好讓我們學習一下iBond,也學習一下何謂債券。
這幾天的城中熱話,非iBond莫屬。我在本欄已經多次重申,iBond很適合退休人士投資,因為是一種很穩健的定息工具,但如果妳未退休,但性格保守,不願意冒風險,認購來作為定存的另一選擇,也是絕對可以的。但如果妳嫌iBond的回報太低,寧願冒一些風險,以獲取較高回報,也是無可厚非的!
香港的債券市場並不活躍,某程度來說,債券一向不是我們小投資者「那杯茶」。不過,這次iBond掀起的熱潮,我倒覺得,正好讓我們學習一下iBond,也學習一下何謂債券。
債券是一種由政府、公司或其他機構發行的借貸票據。當你購入債券時,即等同向發債人提供貸款,發債人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贖回債券,而到期日前,則須支付指定的利息。
傳統上,債券被認為是介乎存款與股票之間的投資工具,為何這樣說?這可由三者的比較分辨出來:
銀行存款及債券:發債機構要吸引投資者從銀行拿錢出來,自然要付出比銀行高的利息,所以回報自然較高。
債券與股票:由於債券一般有訂明利息和年期,回報一早已知,發債公司的股票是升是跌,都與債券持有者無關(可換股債券除外),所以,投資者無法分享公司的業務成果。但由於債券持有人是債權人身份,萬一公司倒閉,會比股票持有人優先取回剩餘資產(如果有的話)。
故若以風險程度由低至高起計,依次為銀行存款 → 債券 → 股票。
債券可以有很多種類,如果以發行機構劃分,則包括以下幾種:
政府債券:由政府發行的債券,如香港的外匯基金債券、美國的國庫債券等,以及今次的通脹掛鈎債券。
企業價券:由公司發行的債券,如和黃(00013)、地鐵(00066)及長實(00001)等。
跨國債券:跨國發債體,沒有單一的國籍,由多國中央銀行及政府財務部的聯合組織發行,如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等。
如果以票面息率劃分,則有以下幾種:
定息債券:息率於發行時已釐定,至到期日也不變。
浮息債券:票面息率會定期調整,幅度按市場參考指標而定,如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倫敦銀行拆息等。
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但以折扣價發行。當債券價格隨著時間而貼近票面值時,投資者便可獲利。
其他債券還包括:
可換股債券:由企業發行的債券,債券持有者除可收取固定利息收入外,還可在指定時間內,以指定價格及比率,兌換該企業的股票。由於持有人有權換股,此可視之為投資者的優惠,故票面息率一般較沒有換股權的債券為低。
垃圾債券:高收益債券,但一般俗稱為「垃圾債券」,是信貸評級機構評為非投資類別的債券,即發債公司的還款能力不理想,甚至可能會失效、風險較高。所以,評為「垃圾債券」級別的發債機構,需提供較高的債券息口,才能吸引投資者。
至於投資債券的關鍵是甚麼,下次再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