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09:41:16
共居空間
許曉暉
許曉暉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近年全球保持單身與獨自生活的人數,正逐漸增加。前美國公共衞生服務委員會一成員曾指出,社交孤立是美國最常見的健康問題。當孤獨成為一種社會問題,世界部分地方嘗試以「共居房舍」與「共居空間」,紓緩人際之間的疏離與隔膜。
例如,在美國西雅圖的建築師Grace Kim所設計的共居房舍,整棟建築便以「互動」為目的,除了每間房間的獨立洗手間等設備,並在建築中央位置設立公共小房與庭院,每天住戶在內輪流煮食給大家享用,Kim則在每個周六下廚,大家一起閒話家常,以食物連繫居民,建立鄰里關懷。
其他案例包括三藩市的高昂房租促使人們分租,將老舊大廈重建為共居房舍;紐約的共居公寓Common;以及倫敦專營結合共居與共享工作空間的The Collective等。
當然並非全部共居實驗都能成功,全美擁有多間共居房舍項目的Campus便於2015年宣布結業,但總體來說,只要用心連結經營,「共居」可以給予大家更負擔得起的空間,以及更重要的鄰里情,讓安居樂業更易實踐,不失為可以進一步參考研究的方向。
轉載自晴報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