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2012
勿墮「回報率」的陷阱!
上次談過應該以甚麼態度應付「衝動式」的投資,或投機後(把它視作零食而非主糧),今次我想談談一些保守的投資,例如每年回報大約3-5%的投資。
雖然我沒有正式統計,但我絕對相信,姊妹們當中,也不乏喜歡這類低風險投資。無他不是每個人都想冒風險的,用專業的講法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都不盡相同。
喜歡「以小博大」的人固然有,但同樣有人會喜歡「以大博小」,正正就是因為這些人不喜歡冒風險,他們寧願以一筆較大的資金去博取幾個巴仙的回報,但大前提是要穩陣。
早前就不約而同有兩位姊妹拿了一份在某銀行取得的單張,推介一種叫即期年金的產品,問我是否買得過?傳統年金的概念是客人存入一筆錢,然後每月或每年取一些來作退休金,直到百年歸老為止,客人買年金是怕自己太長命,整個安排跟人壽保險剛好想反,因為人壽是你每月或每年付保費,當不幸身故時,便可以一筆過取得保險賠償,客人買人壽保險是怕自己太短命。
這產品其實很簡單,妳可以分兩年,存入一筆資金,假設每年50萬港元(下同),兩年合共投入100萬,然後妳可以選擇即時收取年金,每年保證可以從戶口中提取77,700元作為退休金,總共可以取16年,期滿後還可再取19,500元現金,總回報是126.27%。
我反問這兩位姊妹,妳認為存入一筆錢,15年內合共取得126.27%回報是否吸引,她們望著我,眼神帶點茫然,似乎無法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
我再看看有關單張,原來客人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把所有即期年金保留在帳戶內滾存生息,到了第15年,當投資期(又稱保障期)完結時,合共可取回191.46萬元,即總回報率為191.46%。
我又問她們這是否吸引,這一回她們似乎頗為滿意了,因為存100萬,15年後取回191萬左右,在今時今日的超低息環境實在不錯呢!
其實,我這兩位姊妹對於投資回報這個觀念是很模糊的,而我也認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往往用一個很含糊的「總回報率」是有意誤導的。
我推一個極端,大家就會明白。如果同樣是分兩年,每年投資50萬,50年後我可以取回300萬,即總回報300%,妳說吸引嗎?
另一種情況如何,如果同樣分兩年,每年投資50萬,20年後就可以取回300萬,總回報同樣是300%,我想妳們一看便知道,同樣是300%的回報,但後者一定比前者吸引,因為只需20年便可取得300萬,但前者要等50年!
這個例子相信大家不難明白,但剛才提到的年金產品又如何?每年取年金,15年時總共可得126.27%回報,又或者把所有資金留在戶口滾存生息,15年後一次過取得191.46%回報,是否吸引呢,後者比前者的「真實」回報又是否高很多呢?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大家便要知道另一個回報率的概念,專業一點叫內部回報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但大家不用理會這個古怪的叫法,妳只要問銀行職員:「如果我選擇取即時年金,那麼,我這100萬投資,每年的複式回報率是多少呢?又或者,我選擇把所有年金留在戶口滾存生息,最後我一筆過取回191萬,那麼我的每年複式回報率又是多少呢?」
我建議,如果她/他說不出年回報率是多少,那妳就不要幫襯她/他了,因為她/他根本不是一位專業的理財顧問!如果她/他懂得回答,妳就繼續吧!
由於篇幅關係,這個年回報率或內部回報率(IRR)的概念如何,而上述的年金產品的每年複式回報又是多少呢,留待下次再續。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