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與時進,貫徹目標避剝削
09/09/2024
政府的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近日停批新配額。當局與時並進煞停計劃,贏得一定掌聲,惟不僅公布方式迂迴,實際上是為保障本地工就業,還是徹查違規亂象,暫亦語焉不詳。適度引入外勞是扭轉前線缺人的重要途徑,改善監督機制、釐清復批條件,至關重要。
香港去年初通關後,工商界每每投訴復常受人力制約,政府遂於年中公布為院舍、建築工程、機場運輸設立特別外勞計劃,補充勞工計劃也開綠燈容許引入售貨員、侍應生等低技術人員,前提是僱主能證明無法在港招聘,並至少支付相關工種薪金中位數,以保障本地優先就業。
隨著本港經濟反彈勢頭減慢,各行各業今年經歷大小困境,當中一手私樓餘貨數量不斷累積、樓價反覆下行等挑戰疊加,導致上半年私營工程動工量大減約4成,屢有承建商倒閉欠薪,建築師樓放無薪假云云。
建築就業轉差 前線憂搶飯碗
統計處數據顯示,建造業失業率由去年底的3.7%,反覆升至4.3%,主要行業中僅次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4.2%就業不足率更屬各行業最高。業界一直質疑外勞「搶飯碗」,部分人迫於減薪求聘。
建造業輸入計劃當前以1.2萬人為上限,頭4輪已批逾9,000個配額。勞福局上周五晚率先於社交網站提及,第5輪涉及1,750個配額共18項申請,發展局悉數拒批。勞工政黨讚揚當局秉持本地工人優先及權益政策,從善如流。
不過,一個影響萬千勞工和不少商家的重要政策轉向,僅於網絡不經意揭示,明顯有欠理想。發展局前晚確認決定時,同樣僅於社媒發文,重申會考慮是否有確切需要輸入勞工,一系列因素包括工程進度、工種需要和人力情況等。
建築勞資雙方代表一致認同,專責前期釘板、紮鐵等工序的人員,現時比專職後期的泥水等同工就業困難,但發展局其實未有闡釋,一口氣拒絕所有外勞申請,有多關乎本地工人就業艱難,還形容相關失業率仍「保持在較低水平」,下月仍將繼續審核新一季申請。
觀乎勞福局副局長何啟明出席跨部門會議後,前天強調會先行處理「系統性問題」,當局似乎更加關注,工會及政黨紛紛揭露特別計劃不同的剝削、扣減外勞薪酬亂象。
從歷年輸入外傭經驗可知,利之所在,僱主或中介必然不斷鑽空子。管理公司逼迫建築外勞交出香港銀行出糧戶口提款卡,巧立名目收取訓練、交通及轉帳等費用,絕對令人髮指,但不完全意外。
有關當局今後不僅要善用行政手段果斷懲戒犯事機構,竭力調查建築業之外,還要擴及交通、院舍或飲食等其他有份輸入勞工的行業,杜絕尚未曝光的違規圖利手段;樓房裝飾、修葺當前是失業及就業不足最嚴重的細分工種,相信也待入境處協力打擊完全非法的黑工。
設立客觀監督 審視轉型需要
雖然全港人口暫見回穩,卻繼續急速老化,基層勞動力如院舍護理員的短缺問題,很可能難靠訓練或科技全面解決。發展局就表明,建築業特別外勞計劃並非著眼短期經濟或人手狀況,而是放眼法定建造業議會所預測,今後數年多達2萬至4萬個空缺。
環顧全球,引入外勞均是政治上的燙手山芋,港府有必要回應前線勞工顧慮,研究設立就業或薪金變化等客觀監察機制,一旦跌破警戒指標即暫時喊停計劃。當局要持續審視,個別行業無法支付更高薪吸引本地人,會否還代表要抓緊時間,支援僱主及僱員及早升級轉型。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