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後我再次來到韓國首爾的金融中心汝矣島,被冷風吹的快要掉眼淚了,而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市受傷的眼淚早已流了一地。近期我到韓國日本路演,5年沒去了,近期中國宏觀政策和股市都有積極變化,我們想跟日韓投資者多交流,5天兩個國家三座城市,行程安排很滿,為節省時間有兩頓飯是路途中吃的,他們對中國的關注度也確實有所回升,但落實到投資行動恐怕還需要時間。
*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累覺不愛了?*
外資裏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高波動特點接受度最高,可能源於兩國股市投資者的散戶佔比高。交流中據客戶回饋,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熱情曾經很高,韓國股市中海外投資的結構比例曾經是近50%投中國、近50%投美國,但是現在投美國近90%,投中國不到5%。交流的感受是,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愛的深故傷的重,現在似乎有點累覺不愛了。
比如,2019-21年A股走牛的時期,新能源相關行業火爆,韓國發行了投中國新能源的主題基金,是個爆款產品,當時募集了200億人民幣,虧損加上贖回,目前規模僅剩50億人民幣。韓國資產管理機構過去2-3年不斷收縮投中國的資產規模和人員配置,紛紛解散了中國大陸的投研團隊、壓縮了中國香港的投研團隊,韓國本土的投研團隊裏中國籍的人(都是朝鮮族)少了大半,而且基本都從專門看中國變成了看亞太市場兼看中國。
*日本投資者:中國會重現日本1990年後情景嗎?*
跟韓國投資者不同,由於對資本利得稅的不確定性等一些因素的顧忌,日本投資者過去10年對中國的投資沒有大規模擴張,故近3年多的受傷也較輕。日本投資者對中國的擔憂是,中國會否重現日本1990年後的情景。尤其是現在日本資管機構的高層多數50-60歲,對日本1990年後失去的20年記憶深刻,是一段很痛苦的記憶。他們對比現在的中國和1990年的日本,很像的是美國發起貿易摩擦+本國房地產周期向下,當年日本做了很多努力都難改變局面,擔心中國很難走出這種困境,有點宿命論的擔憂。2018年第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發生時,日本投資者就開始擔憂中國了,把2018年A股的下跌歸結於此,故2019-21年中國的牛市他們參與不多。最近幾年中國房地產周期下行,他們更加擔憂中國重蹈日本1990年的覆轍了。
此外,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類似美國,負面的資訊偏多,日本投資者看的研究報告裏美資投行的報告較多,美資投行普遍對中國經濟謹慎,普遍預測中國25年GDP增速低於24年,這些都影響了日本投資者對中國的看法。日本投資最關心的問題是:中國房價能否穩住,中國的應對政策能起到效果嗎?特朗普即將開啟新一輪對中國的加徵關稅,中國產業升級能成功嗎?
*知人者智,自勝者強*
同屬東亞,中國和日本、韓國的經濟發展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推進土地改革、工業起飛階段走外向出口型道路等等,這些與東南亞國家不太一樣,史塔威爾的《亞洲大趨勢》裏有比較分析。日韓的工業化和產業升級比我國早,中國要實現高品質發展,日韓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借鑒思考,所謂知人者智。
十年前滬港通開通,外資加速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核心資產」、「A股國際化」等等詞語曾經不絕於耳,外資對中國市場曾經確實很熱衷,2018年我在境外累計路演了7周。過去三四年由於A股表現較差等等因素,外資對A股的熱情有些下降。有多少愛可以重來?自己可愛,才能收穫更多的愛,所謂自勝者強,希望中國經濟和股市有好的表現,證明我們值得等待。
風險提示:個別現象或不能反映整體情況。
《海通國際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 荀玉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走進Sotheby's Maison睇睇蘇富比旗艦藝廊!蘇富比如何突破傳統成規?►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