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才子唐伯虎的名句「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好比今天特朗普的言行。看似瘋癲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系列原則,叛逆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可從他的言論中抽絲剝繭,拼湊出背後的鴻圖偉業。
首先是「再工業化」。他多次表示過去領導人過於投資於第三產業,尤其金融業,把二戰後美國引以為傲的工業領域掏空,間接令近代經濟風雨飄搖。現在他要倒行逆施,把全球中高端工業引回美國本土,以第二產業的復興,扭轉財赤及高債務的核心問題,因此關稅只是「恐嚇」全球工業國的幌子,邏輯是貿易乃進出口,上中下游都在美國便沒有關稅概念了。
其次是「對等」。市場大多關心稅率而忽視了「對等」的含意--別國把對美進口關稅歸零,美國樂意隨之。邏輯是不要求所有生業線遷移美國,尤其中低端生產在美國本土偏高工資及地租下的可行性不高。因此維持生產線在新興市場,同時迫使新興國家開放門戶,把美國貨傾銷。試問美國的科技產品需要多少噸農產品來抵消其貿易額?抽取別國需求才是目標,亦與「再工業化」一脈相成。
最後是「財赤」。特朗普多次表示關稅是有10%的「最低消費」,市場初步預期以今天進口總量和談判結果,每年便有約近6000億至8000億美元收入,對今天過萬億財赤仍是杯水車薪,但聊勝於無。另外對所有進口徵稅,與向國民增加銷售稅無異,後果是通脹上升,但只要繼續推倒油價,便可抵消其影響,或調整至可控之列。
要完成以上目標,「國際談判」只是第一步。威迫之後便是利誘,即是選舉時強調把企業稅由21%降至15%;再下一步便是下半年當經濟數據走弱,聯儲局再次減息;最後是放寬銀行貸款要求(例如取消《巴塞爾協議III》)。結合天時地利,「人和」才是特朗普的弱點。
特朗普看似「瘋狂」,早是名聞遐邇。過去經歷政治淬煉,面臨身陷囹圄的危機,今天的特朗普彷彿涅槃再生,當選後表現抖擻,明顯有備而來。個別分析認為可淵藪於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在越戰時提出的所謂「瘋子理論」--在對手面前保持不可預測、不理性乃至不計後果的形象,將更容易施壓令對手讓步。特朗普上屆中期大選前,美國經濟較其他經濟體標青,折射國際博弈中飄忽或更順利令「美國再強大」。食髓知味,「瘋子理論」正發揮得淋漓盡致。
共勉之。《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