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侵侵就職倒數一周,美元及油價劇本臨揭盅
14/01/2025
自特朗普去年11月勝選以來,一路高歌的美元指數(DXY),周一(13日)觸及110大關,錄2022年11月以來最高。與此同時,「走人」在即的拜登上周末對俄羅斯祭出能源終極制裁,刺激WTI期貨漲至5個月高位。隨著特朗普正式就職倒數一周,眼下的懸念是,美元、油價會否重演他2017年1月首個任期時的劇本--一個掉頭下挫,一個持續上衝。
2017年上任後美匯即轉弱
獲「特朗普交易」和「減息路徑生變」雙加持的美元,過去兩個多月可謂所向披靡。繼2024年兌日圓、韓圓、紐元升值逾一成,兌歐元、在岸人民幣、英鎊分別升值6.2%、2.8%、1.7%後,進入2025年,最新錄強勢五連漲。美元指數繼上周突破109後,隔夜再高見110.17。
美元指數繼上周突破109後,隔夜再高見110.17。.
拋開1月通常是美元一年中最強勁月份的季節性,以及直奔5%的十年期殖利率,即將揭盅的分水嶺是,下周一(20日)登台的特朗普,其對強美元、弱美元混亂的偏好,到底哪個會最終佔上風。
回想2017年,他在就職前數日接受媒體專訪,公開指「美元太過強勢……我們的公司現在無法與他們(中國)競爭,因為我們的貨幣太堅挺了,它正在殺死我們。」美元指數隨即掉頭調整,全年跌9.9%,兌歐元更勁貶14%。
歐元、高息、關稅成掣肘
此歷史情境重現的一大理據是,獲提名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米蘭(Stephen Miran),去年11月曾指,「全面加徵關稅以及放棄強勢美元政策,其影響的廣泛程度有望匹敵幾十年來的任何政策,將從根本上重塑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而經濟學理論亦顯示,要實現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製造業回歸、降低貿易逆差,弱美元是不二之選。
不過,美元並非簡單動動嘴皮就能輕易轉勢,相反的理據包括,被視作美元「蹺蹺板」的歐元,今年「跌至平價」已成市場主流預測;聯儲今年減息預期降至兩次,而鮑威爾的任期將直至2026年5月;特氏減稅利好料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美股;徵收關稅亦將導致國內匯率升值,因美國消費者或傾向減少購買進口商品。
臨別制裁影響力不容小覷
另一不確定性是油價,歷史上長期呈反相關的油價、美元,自大流行後漸轉同步,即油價升、美元升。一大原因是美國身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亦是石油淨出口國,油價上升往往意味對美元的需求上升。
紐約期油、布倫特期油不到一周分別漲7.5%、6.4%。
就在上周末,拜登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Gazprom Neft及Surgutneftegas)和183隻影子船隊,實施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對俄羅斯能源產業的最重大制裁」。花旗測算就指,在最壞情況下,這些措施恐導致每日供應減少80萬桶,意味抹去國際能源署(IEA)早前預測的今年每日100萬桶過剩供應,刺激紐約期油、布倫特期油不到一周分別漲7.5%、6.4%。
此外,特朗普據報正計劃上任後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包括限制其石油銷售,加上石油期貨市場以投機聞名的演算法交易,油價大有可能仍未見頂。
撰文:金子安
《說說心理話》情緒反覆無常點算?一句「唔緊要」已經很大安慰!社工分享如何扭轉負面想法► 即睇